首页 > 《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首发座谈会专辑 > 新闻稿

《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首发座谈会隆重举行

南京大学报、南大校友通讯

(2005年5月15日江苏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苏新闻网、南京大学网、南大有线电视台等媒体各自单独发布座谈会新闻)

五月南京,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春意盎然。

五月十四日上午,由地球科学系、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中心、江苏美术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一书的首发座谈会,在地球科学系隆重举行,“康育义山水画观摩展”也同时在东南大楼二楼画廊展出。虽然老天下起了大雨,但在宁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地质地理学家,兴致勃勃地如期赶到会场,共同祝贺“山水地质学”在南京大学诞生,研讨《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一书出版的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大良教授,老副校长王德滋院士出席了会议。陈骏常务副校长出差外地,特别委托校办孙冶东副主任代表他到会祝贺。会议由地科系主任胡凯教授和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张捷教授共同主持。出席会议的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地质学家有:林树中、喻继高、谭勇、马鸿增、卢星堂、方骏、洪维勤、张尔宾、赵连泽、王海峰等数十人。

会议首先由康育义教授汇报《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产生经历、功能结构,以及主要成果,引起强烈反响。王德滋院士用:“一个首创学科,一个特殊的复合型人才,一本体现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高水平交叉结合的科学,一个地质山水画流派的出现”的“四个一”,来表达《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出版的意义。著名美术史论家林树中教授强调指出:“这本书在科学与艺术间架了一座桥梁”。著名画家喻继高说:“山水画家也去野外,但看得比较片面,都是凭画家感情去看的。像康教授这么深入去研究大自然与山水画的关系比较少。这本书的特点是,既研究野外大自然,也研究古人的艺术作品。”著名美术史论家马鸿增研究员则从理论研究来看这本书,他认为“以往研究山水画,或从人文内涵出发,或从山水画语言本身去研究,都是各执一面。而康教授则是从全新的山水地质学角度来研究山水画,并自成体系。”江苏画院著名画家卢星堂结合自己40年艺术实践,来说明这本书出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他说:“在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还没有学者从地质学角度来探讨绘画,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备的绘画理论。康教授这本书的出版,为中国山水画学科填补了空白,是一本好书,好教材。”山水画家洪维勤说:“这本书是前无古人的!”南艺方骏教授说:“我从来没有看过像现在这本书这样,深入系统的从科学角度去论述中国山水画,很有价值。”因此,他认为“这本书可以作为艺术院校的专业教材。”画家张尔宾说:“这本书不仅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理论,对山水画创作也作出了贡献。康教授开创旅游风光地质山水画,把山水画直接引入地区国民经济建设,有很大发展潜力。”老校长曲钦岳院士送来了书面发言,他作为南京大学的一员,亲眼看到“山水地质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成长历程。他指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南京大学科研路线进行新的调整,大力提倡学科交叉,推动跨系科联合研究。1984年以来,相继成立石油天然气、海洋、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中心等跨系科研究中心,构筑平台加以推动。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中心虽属虚体,但学校给予大力扶持,名誉校长匡老亲自出任研究中心主任,任命康育义同志为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研究中心成员来自文理科各系爱好书画的学者,目标是利用南大文理学科齐全,图书资料丰富的优势,对古老的中国书画进行文理交叉研究,以期实现书画理论的重大突破。康育义同志不负众望,他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不计个人名利,努力奋斗,成绩突出,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完成‘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一书的写作。现在,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标志‘山水地质学’这门新学科在中华大地的诞生。”

座谈会还收到全国各地发来的贺电、贺信,热情称赞《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的出版,指出:这一里程碑性质的创造,是南京的光荣,南京大学的光荣,是康育义教授的重大贡献。


首页 > 《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首发座谈会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