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首页 > 中文版首页 > 康育义主页中文版 > 康育义主页英文版 > 山水地质学教坛成果

三门山水地质游记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崇波

  三门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北连宁波,南接台州,距省会杭州约250公里。我有幸在三门实习期间领略了该地的山水之美。
  本次实习区域是在三门县健跳镇的一部分海岸,外海则是该地有名的三门湾。这是我第二次看到大海,没有想象当中的波澜壮阔,海面一平如洗,海风吹来大海的气息,同时给人一丝凉意,因处于呷口的一侧,站在岸边还能看到对岸平缓的山丘以及远方模糊的山峦。
  三门海岸蜿蜒曲折,时而内凹,时而外凸,所见基岩均为中生代凝灰岩,是由于火山喷发沉积而成,岩体坚硬,但在千百万年海水的冲刷下形成了不同形态的海蚀地貌。考察的第一天我们就到了东北角的一处海蚀悬崖,悬崖不高,崖顶很平缓,坐在上面,可以清楚的看到脚下的海水汹涌的上涨,随后缓慢的后退,能够听到海浪拍击崖壁的声响,顺着海潮望向远方,偶有一两只渔船映入视野,更远处还能看到模糊的小岛,渐渐的水天一色,无际无边。在踏勘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条海蚀沟槽,沿垂直节理面侵蚀,海沟宽约30~40cm,深达4,5米,沟上一部分覆盖有岩石,未被完全侵蚀,但其下部已经被完全掏空。站在沟旁,能听到很空旷的海浪拍击基岩的声音,那“咚、咚”的回响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图1 海蚀沟槽:左右两幅照片是一条沟的两个侧面


  海岸边全是裸露的基岩,深灰色的岩石上面能看到纵横交错的垂直节理,好似鬼斧神工搬的要把整块岩石劈成小块条带。远离海岸,往山上走去,则是满眼的葱绿,当地植被覆盖茂盛,以松树等乔木为主。山上没有人工开辟的小道,还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状态。我们怀着探险的心情闯入了这片丛林,朝着未知的前方一步步摸索着前进。山其实并不高,最高处标高也就海拔120余米,但山体局部较陡, 攀爬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借助植物的反作用力,同时还要防止脚底踩滑。进入丛林深处,阳光基本已被头顶的密林所遮盖,大海虽然只在山脚下, 但我们却连她的一点儿踪影都看不到。和同伴们有时仅相隔十来米,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还好随身携带了罗盘,让我们不至于迷失在丛林里。


图2 由凝灰岩构成的海岸形态


  山上基本都被第四纪所覆盖,鲜有露头。一路上灌木杂草丛生,毫无章法,但在身旁总能见到笔直挺立的松树,皲裂的树皮,长而细的针叶,在树间穿梭,踩在厚厚的一层松针垫上,软软的,沙沙作响。在途中偶尔见到几株已经死去的松树,虽然没有了茂盛的枝叶,但仍然挺直了身子,立在那儿,仿佛在诉说着生命曾经的辉煌。
  我们是从东边上的山,山上地势平坦,山脊延伸很长,我们一路向西,准备从那边找一条路下山。但因为山势较陡,让人顿生一种上山容易下山难的感慨。说来奇怪,我们下山的地方,并不像普通的山势一路斜坡延伸到山脚,而是一系列落差将近两米的阶梯状平台,下平台的时候都要左右观望,寻找稍微平缓的地方。直到踏出最后一步之前,我们都不知道离山脚还有多远,但一踏出那一步,眼前立马开阔,阳光、大海、蓝天铺面而来,挡都挡不住。此时都能感觉到自己血脉喷张,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不禁大叫着对伙伴说:我们终于又回到了人间!
  回到山脚,摊开地图,我们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已经穿越了整座山。沿着傍山路走,看着葱葱的松林,密密麻麻的松枝仿佛要托起整个蓝天,突然觉得在外部观赏却有一种别样的体会。此时将视野移向大海,发现与来时有了些许变化,潮水退去了,岸边的泥滩显露出来,有三两个渔民在泥滩上捡拾渔网捕捞到的海鲜。海鸟也飞过来了,悠闲自得的寻找着它们的食物。不知道是因为退潮产生的视觉在距离上的错觉还是因为海上薄雾的散去,海湾对岸的山丘看得更加清晰,而远处的山峦也不再显得模糊不清,而是实实在在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山,水,人,鸟,好似瞬间融入了一幅画面,寂静祥和。


图3曲折的海岸和涨潮、落潮后不一样的海滩


  从海边回去的路上,开车的师傅向我们介绍,三门县有三大特色:一是海产品丰富,水产养殖面积接近30万亩,青蟹、对虾、牡蛎、缢蛏等都是是三门县的特色海产品,还被命名为中国的青蟹之乡;二是电力资源丰富,三门湾口可建核电站,大型火电站,还可以利用潮汐发电;三是海岸线资源成为开发热点,航运交通便利,为浙江五大港湾之一,是浙东门户,地位极为重要。听完师傅的介绍,大家都不禁赞叹,未曾想过这里的山水不仅有外在美,同时还因其带来的多种作用而蕴含着内在美 。这样的美才更加实在,更加深厚。
  曾经有一位诗人写诗赞美三门:“海上三门似赭龛,四时潮汛老渔谙。平沙两屿护良港,锁钥波湾镇海南。”
  在山门,山水相伴,乐趣无穷。

2011-10-9作于南京大学


©2002 - 2011 SuperWo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