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文版首页 > 联系我们 > 康育义画作图片浏览

传统中国山水画与地质山水画之比较

英林海

(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

摘要: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趋向是紧紧依附于中国传统哲学理念的,它的创作多以固定的技法画天下山。地质山水画是从地质学角度去发掘自然山水的美,它不拘泥于传统山水画用皴的手法,而是随不同气候带、不同地质构造带而具有不同的表现手法。

关键词:传统山水画 地质山水画 审美角度 创作手法

在传统文化中,山水画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它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而超越人与自然的物质依赖关系。中国山水画早在魏晋时期已经逐渐发展起来,经隋唐五代两宋后,山水画已经成为中国画的一个独立大画科。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山水画在表现形式和内涵上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本文采用比较的方法,从山水画的审美角度和创作手法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传统中国山水画与地质山水画的区别。

一、 师法自然的传统山水画

传统山水画的审美趋向是紧紧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理念的。这个特点从它开始形成与独立时就已经确立。中国人自古以来便和自然融为一体,对大自然既有敬畏,也有祈盼,他们来于自然,生活于自然,最终都在追求和大自然的关系。所以,以自然山川为表现对象的山水画历经千年而不衰。在山水画的各个时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山水画意境领域的开拓,诸如,五代北宋“宽范自由”的“无我之境”,南宋“残山剩水”的“诗意追求”等。这个时期的山水画家大都把表现雄伟、博大、恢弘的崇高意识作为自己的审美趋势。到了元明清时代,山水画家大多以表现空灵、恬淡、闲适、幽雅和自我意识为审美理念。总的来说,发展演变过程中,传统山水画都没有改变传统山水画依附传统哲学文化的审美趋向,都从不同的角度共同体现了共同古典哲学的“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内涵。

传统山水画在笔墨表现技法上,经历了唐时的成熟,五代两宋的完备,元代的抽象,明清精微度的凝练和精深,这一系列不同时期的丰富与完整。但是,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传统山水画的创作多以各个画家固定的技法去画天下山。传统山水画的技法,就是运用笔墨塑造形象的方法,多为勾、皴、擦、点、染等,画家在作画时,通过笔随神走,墨随变化,“线的飞沉涩放,墨的枯湿浓淡,点的稠稀纵横,皴的披麻斧劈”等手法,进行山水画创作。

有着辉煌历史的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历史发展的今天,山水画家重新扬帆构建自己的心理结构,延伸传统精髓,立足于本民族,研究于开拓,在传统与现代,新与旧,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交融中,锐意创新,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局面──地质山水画。

二、 贵在独创的地质山水画

谈到地质山水画,不能不提到它的创始人,一个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架设金桥的设计师康育义教授。康教授以一个地质学家独特的眼光,结合地质学与传统山水画的精髓,开创了一个地质山水画的新局面。

康老的地质山水画主要从客观方面表现美,特别注意室内与野外的结合,地面与地下的结合,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地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表象与心智的结合。注意从自然景观中去寻找和研究美的外在形式法则,表现景观美的地质条件。从人文的主观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审美感情等方面,去探索自然景观的外在表现。可以说地质山水画的审美观和审美方法,既源于传统,又不同于传统。确切地说,它在传统审美方法基础上加入了地质科学内容,在研究自然景观的地质演变,以及四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以地质山水画来体现地质景观的沧海桑田,以及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早中晚夜的四时变幻之美。一句话,是一种四维空间结构的审美观和审美方法。在山水画的审美理论中,康教授还独创了喜剧山水和悲剧山水的理论,开创了山水画审美的先河。

在创作手法上,康老的地质山水画不拘泥于传统山水画皴法技巧,他以地质科学作为剖析大自然的武器,深入观察大自然山水的形貌,岩石结构,地质构造特征,以及所处的气候带,体察自然山水的风韵,然后进行山水画创作。地质山水画随不同的气候带,不同地质构造带而具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具有不同的气韵和神采。由此创作出来的地质山水画作品,既含地质科学道理,又不失中国山水画的神韵,它既不是科学素描,更不是地质照相,而是康老心境与自然真实融合的创作,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审美突悟,艺术转换的结晶。

悠悠中华,文明久远,中国绘画艺术是一颗光彩夺目,魅力永驻的明珠。在提倡科学与艺术创新的新时期,康育义教授的地质山水画创作,必将在科学与艺术的领域内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1、 马刚:传统山水画中的文化精神。《艺术百家》2006年第4期。
2、 姚海涛:传统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的比较。《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3、 邹安刚:浅析中国传统山水画。《运城学院报》2003年第6期。
4、 梁树年:山水画技法。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1。
5、 王克文:山水画谈。上海美术出版社,1993。
6、 康育义著: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2002 - 2007 SuperWork.com